August 2, 2016

使命的延续 (赵佩松长老)

       使命的延续 时间过得好快! 明年就是我和庄丽来到怀恩堂的第20个年头了, 虽然有段时间我们不在怀恩堂, 但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 我们一直和中国学者座谈会, 就是现在的华人之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1997年我来到怀恩堂不久就信了主, 很快也被邀请参加了座谈会的服事。我记得那时我会做的就只是每次早些到郑博士的家, 将客厅的临时地毯铺好, 然后将院子里的凳子一张张的拿进来, 摆放好,等聚会结束了, 再一张张摆回去。那时, 张镭弟兄和汤李永弟兄已经在座谈会事奉一段时间了, 每次聚会他们要开车转很久将福音朋友带到聚会的地方,座谈会的负责人Helen 姐妹会把每一辆接人的车的座位都安排坐满。 那时候Johnson 长老会常常来座谈会分享信息,Carol师母也常常在座谈会当中带领诗歌。 后来一些弟兄姐妹因为各种原因相继去了其他的教会, 特别是一些主要服事同工的离开给座谈会继续的举办带来了困难。 就是在那时候, 几位主里的长辈, 特别是郑博士,郑太太还有周妈妈都鼓励我们年轻的信徒担起服事的责任。 记得那一次张镭弟兄勇敢地起来担起了新一届的学者座谈会同工会主席的担子。虽然事奉的团队不一样了, 但是座谈会依然在每个月的第四个礼拜六接待着许许多多来来往往的福音朋友。那时铁让弟兄和 清羽姐妹, Tom弟兄和周群姐妹, 张镭弟兄和秀清姐妹都是服事团队里的中坚力量。还有那一班主里的长辈也都一样地坚守在座谈会的服事上。即使若干年后,当時的同工们再次相聚, 仍旧怀念当年一起事奉的甘甜。 2003年神将Gordon 长老和巍巍师母从美国带到了澳洲,带到了怀恩堂。 很有学生工作经验并且兼有大学背景的Gordon长老的参与使座谈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他们对学生学者们极大的爱心付出换取了许多福音的果实。虽然有几年的时间我们没有在座谈会服事, 但神也借着这段时间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的事奉心态和事奉方向。 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和座谈会完全隔断, 神奇妙的安排, 籍着周妈妈,周群姐妹和巍巍师母的不断邀请, 我们仍旧时常回到座谈会当中, 见证了这实在是一个神亲自祝福的事工。 2009年我们再一次回到怀恩堂, Gordon 长老希望我们继续在座谈会当中服事, 我很清楚知道这是神再次对我们的呼召。因为我发现不论到哪里,神始终将座谈会这个负担放在我们的心中, 座谈会也始终是我们的牵挂。我学到了一个很大的功课: 神的计划的实现, 就是一个使命的不断延续的过程。 正如今年我们教会宣教月的主题: 使命的延续。 回顾座谈会走过的20多年风雨路程, 只有神的大能才能兴起一班又一班的弟兄姐妹将这个传好消息给我们同胞的使命不断地延续至今。今天是宣教月的最后一天, 愿圣灵继续感动我们,再次将我们自己委身与神。在这个使命的延续中,神要兴起对福音事工大发热心的工人, 忠心地坚守这个使命并将其传承下去。你我愿意做这样忠心的人吗? 华人之家, 怀恩堂历史最久的本地宣教事工,期待并欢迎您的加入!

使命的延续 (赵佩松长老)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